第八批国采落地:规则有变化 市场渐理性
事件概述
3月29日,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产生拟中选结果。此次集采有39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6%,按约定采购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省167亿元。本次集采涵盖抗感染、心脑血管疾病、抗过敏、精神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其中,肝素类产品首次被纳入。
舆情走势及关键节点
以3月2日~3月30日为监测时间段,媒体及网民关注度如图所示,舆情走势呈“山峰式”。
图 关注度走势图
第一阶段:第八批国家集采文件正式下发,舆论关注采购规则、品种的变化情况
3月2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以下简称《文件》),公布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采购品种及采购量、申报资格、开标时间、地点、具体竞价规则等信息。
此阶段,舆论关注点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一是关注此次集采所涉及的品种,肝素类产品首次纳入,氢溴酸伏硫西汀片被剔除。微信公众号“医药经济报”发表《集采药品年底将达450种!第八批即将开标,注射剂竞争最激烈,罗氏、辉瑞、科伦、扬子江等角逐》称,第八批集采文件正式下发,40个品种被纳入集采范围。此次集采覆盖了抗感染、肝素类、抗血栓、高血压等药品领域。其中,肝素类产品首次被纳入国采。从市场规模来看,本次集采品种的市场规模较大。根据米内网的数据,第八批拟集采的40个品种中,有22个品种2021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超过10亿元,其中TOP10品种合计市场规模接近400亿元。分类型来看,注射类品种占比逐年增加,本次该品种占比超66%。其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2021年的销售额超80亿元,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剂在2021年的销售额超69亿元。招商证券研报显示,预计本次国采中,注射类品种将面临激烈的竞争。从最高采购额(=最高有效申报价×采购量)看,12个品种最高采购额均超过1亿元,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剂、头孢噻肟注射剂、依诺肝素注射剂、伏立康唑注射剂均超过10亿元。
微信公众号“医谷”发表《第八批国采正式官宣》称,肝素是一种抗凝血、抗血栓药物,其临床应用相当广泛,是血栓栓塞性疾病、心肌梗死、心血管手术、血液透析等一系列疾病的临床用药。近年来,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肝素类产品占抗血栓形成药销售占比逐年提升,2019年肝素类产品销售额首次突破100亿元,2021年超过120亿元。在本次集采中,肝素类产品首次被纳入,其中依诺肝素注射剂和那屈肝素注射剂竞争激烈。目前,依诺肝素注射剂已经有10家药企满足竞争条件,包括天道医药、红日药业、二叶制药、辰欣药业、常山生化药业等,那屈肝素注射剂有5家药企满足竞争条件,包括红日药业、常山生化药业、兆科药业等。
微信公众号“米内网”发表《第八批国采踢走亿级畅销药,石药、正大天晴错失良机》称,与之前的报量目录相比,神经系统药物氢溴酸伏硫西汀片被“踢走”了,该产品已过评的国内药企已达7家。氢溴酸伏硫西汀片是一种新型的抗抑郁药,主要用于治疗成人抑郁症。数据显示,2021年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统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该产品的销售额接近1.3亿元。在零售药店终端,氢溴酸伏硫西汀片近两年的销售额快速上涨,2020—2021年的增速分别为208%、90%,潜力可期。氢溴酸伏硫西汀片目前由原研药企丹麦灵北领军市场,正大天晴、成都倍特、石药欧意等7家国内药企按新分类获批视同过评。该产品无缘进入第八批国采,7家国内明星企业失去了快速抢食原研药企市场的机会,但后续依然可凭借自身品牌的力量,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
二是关注此次集采品种过评情况。如微信公众号“医药云端工作室”发表《第八批国采格局变化:“哌舒”第12家、“哌他”第9家、甲硝唑第15家、呋塞米第12家过评》称,目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家过评,包括苏州二叶、齐鲁、江苏海宏、联邦制药、华北制药、瀚晖、通用三洋、金华康恩贝等国内药企。第八批国家集采将该品纳入4个规格,按采购报量基数及最高有效申报价计算,集采规模为22亿元,为40个品种中采购量最大的一个品种。头孢哌酮舒巴坦已有12家企业过评,包括齐鲁制药、苏州东瑞、苏州二叶、海南卫康制药(潜山)、福安药业庆余堂、成都倍特、湖南科伦、山东润泽、深圳立健、浙江贝得、海南合瑞、金城金素。第八批国家集采医疗机构报量该品种超过20亿,排名第三位。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目前已有15家企业过评,原研企业为百特医疗。第八批集采报量接近3亿元。呋塞米注射液目前已有12家企业过评,第八批国采报量接近3亿,仅次于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三是关注此次集采门槛再提升,规则再升级。如微信公众号“赛柏蓝”发表《第八批国采正式发文!品种、规则有变》称,文件明确所有品种统一采购周期,对中选企业少的品种来说,相当于延长了采购周期,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企业的供应预期。规则上,更多结合产品设置具体规则。对于新纳入国采的两个肝素品种,以及氨甲环酸注射剂、丙戊酸钠注射剂、呋塞米注射剂,采取了除“主供+备供”,再增加第二备供企业的方式。预计是针对首次进入集采的肝素品种以及可能出现断供的产品,额外增加一个供应保障。额外备供的企业产品,可更高价挂网供应。此外,针对第八批注射剂品种较多的特点,在规则中,特别提到注射剂价格的计算问题。相较于第七批集采,第八批对于“围标、串标、弄虚作假”等问题格外重视,直接鼓励相关企业在集采过程中主动提供相应证据。
微信公众号“医药慧”发表《第八批集采12个品种遭“围攻”!超200亿市场扬子江、科伦、倍特激战,降价潮汹涌而至》称,在纳入“门槛”上,“4+7”及扩围为独家,第二至第五批提升至3家,第七批集采提升至4家,第八批集采提升至5家,竞争越来越充分,这对企业申请过评的立项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在采购周期上,从最初的12个月延长至2年,再后来更改为根据中选企业数量分组确定采购周期,最高采购周期可达3年,到第八批集采是执行到2025年12月31日,规则设计更趋合理。在约定采购量上,从第三批集采开始,对抗生素等部分特殊品种的约定采购量进行了10%的减量,第七批集采在此基础上,对4个特殊使用级的抗生素进行20%的减量,这对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起到指导和规范作用。第八批集采在此基础上,对首次集采的肝素类产品的采购量也相对保守。在入围企业规则上,“4+7”集采时是独家中标,扩围后最多入围企业数增加至3家,实施到第四批第五轮时最多已经可达10家。在拟中选资格确认上,打破了“唯低价论”的规定,中标价格渐趋合理化。此外,第七批集采还有一个探索性的突破,就是“一省双供”,首次出台备选地区政策,一方面保障国采品种中标后的充分供应,另一方面对企业非中选区域的价格也有了保证;第八批集采在此基础上,对部分特殊品种增加第二备选,降低可能出现的供货风险。
四是预计此次集采可能的降价幅度在60%~70%。如微信公众号“赛柏蓝”发表《第八批国采,有新进展》称,每年国采,降幅都是不可忽视的重点,从前七批国采的具体降幅来看:首轮“4+7”,集采品种降幅50%;“4+7”扩围,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9%;第二批国采,品种平均降幅53%;第三批国采,品种平均降幅最高达53%;第四批国采,品种平均降幅52%;第五批国采,品种平均降幅达56%;第六批国采平均降幅48%;第七批国采平均降幅48%。招商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预计第八批国采降幅区间为60%~70%,主要由于注射类品种数占比增加(约为66%,第五/七批国采占比约为50%);第八批国采每种药物过评数≥5家(前几批国采过评数≥4家)。
第二阶段:第八批国家集采拟中选结果公布,舆情升至高峰
3月29日,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产生拟中选结果,公示结束后将发布正式中选结果。此次集采有39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6%,按约定采购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省167亿元。
此阶段舆论关注焦点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一是关注价格降幅,认为未来价格降幅将更为理性。如《证券时报》刊发《第八批药品国采:规则出现多项重大调整 企业理性也不乏“小心思” 产品竞价陷分化》称,自2018年以来,截至目前国家医保局已累计组织开展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共纳入333种药品,平均降幅超50%。就本次集采而言,其平均降幅在历次集采中居前,好于市场预期。此前,有分析认为,这一次集采竞争更激烈。此次集采在竞价方面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在一些品种降价温和的同时,另外一些品种却陷入了激战,以奥硝唑注射液为例,该品种的最高中标价降幅超过88%。
微信公众号“米内网”发表《第八批集采“砍掉”167亿!科伦、倍特、石四药大丰收,26个产品“大杀价”,原研药陪跑》称,有部分品种的降幅(拟中选最小制剂差比价VS最高有效申报价)仍旧惊人。据不完全统计,26个产品(以药品名+企业名+规格计)降幅超过90%。降幅超过90%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注射剂,尤其是奥硝唑注射剂型、丙戊酸钠注射剂、伏立康唑注射剂等品种,其中奥硝唑注射剂型、伏立康唑注射剂均为抗感染药。注射剂的销售场所主要在院内市场,对这类药物企业往往更会“血拼”。值得注意的是,集采的目的不是一味降低药品价格,而是要实现患者、医保基金、药企、医院的多方共赢。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多轮集采将药价虚高的水分挤出之后,未来集采的降价力度将会减弱,仿制药生产所需的原料、技术、人力将成为价格决定因素,药品价格最终将趋于合理,企业也将获得合理的盈利和预期。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发表《第八批国家集采药品降价56%,带量采购将成公立医院主导模式》称,2018年以来,已有333种药品通过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进入了公立医院,平均超50%的价格降幅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用药负担。迈入提速扩面新阶段的带量采购,正在逐步取代原有的省级招采,成为我国公立医院采购的主导模式。专家表示,已经走向常态化规范化的带量采购更加关注规则制定的合规合理,价格降幅预期、中选企业数量、中选比例也逐步趋于稳定。
二是关注抗生素集采规模,厂家竞争异常激烈,原研厂家出局。如微信公众号“健识局”发表《第八批集采结果披露,平均降幅56%,多个外资大品种出局》称,纵观本次集采的治疗品种,涵盖抗感染、心脑血管、造血系统、神经系统等8大类治疗药物。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历年来全国抗生素集采规模最大的一次。据米内网数据显示,14个集采品种2021年公立医院终端销售合计超295亿元。第八批集采中,采购金额最大的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注射剂。这是一款年销售额超80亿元的产品,竞争异常激烈,山东安信、华北制药、海南通用三洋药业、珠海联邦、苏州二叶等9家企业最终入围,原研厂家辉瑞出局。头孢地嗪注射剂、头孢西丁注射剂型、头孢地尼颗粒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注射液、头孢噻肟注射液等多款抗生素产品悉数入围。分析人士指出,抗生素几乎都在院内销售,因此参与投标的厂家只能血拼到底。随着国家集采以及“限抗令”的诸多政策叠加,可以预见,曾经动辄数十亿的重磅品种,今后在医院终端市场将出现临床使用调整。
三是关注“流感神药”奥司他韦集采降价情况。如财经头条客户端发表《重磅!这款治甲流药物降价超80%!》称,近期甲型流感肆虐,能有效治疗甲型流感的药物奥司他韦此次也现身在第八批国采名单中。事实上,磷酸奥司他韦胶囊作为普通的化药,已经在之前几次国采中纳入,纳入后国家采购价已低至1元/片以下。而此次集采主要是纳入近年来市场新推出的剂型“奥司他韦干混悬剂”。据了解,在此次集采中,奥司他韦干混悬剂竞争非常激烈,共有9家企业参与竞标,最终7家拟中标,平均降幅高达83%,远高于此次集采的平均降幅。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发表《市场大洗牌?“流感神药”集采降价83%》称,此次集采治疗甲型流感的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最低中标价是15.99元/盒,中选企业是博瑞制药(苏州)有限公司;第二低中标价是19.70元/盒,中选企业是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第三低中标价是24.80元/盒,中选企业是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中康CMH数据显示,2022年,奥司他韦干混悬剂在等级医院的平均销售单价高达168.39元/盒。此次降价,将大幅提高抗病毒药物可及性。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中标奥司他韦干混悬剂的企业,借助这次集采可以抢占医疗机构市场,将会撼动东阳光药在奥司他韦颗粒市场的竞争地位。
四是关注集采落实不到位的隐忧。如财联社发表《可省167亿!第八批国采火热开标 39个品种平均降价56%》称,有企业代表表示,去年其中选产品选择了山西省作为供应区域,结果执行效果不是很理想,今年会争取中选顺位靠前一些,去挑选一些沿海医药大省。这也折射了八批次集采延伸至今一直存在的隐忧——集采落实不到位。贵州、河南、西藏、湖北、福建等地,此前也存在“报量不准、用量不实、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而按照《“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到2025年,国家和省级药品集采品种需达到500个,公立医院通过省级集采平台采购的品种金额占比要达到90%。这将对公立医院的集采执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业内人士表示,集采执行不到位,一是部分医疗机构的用药习惯改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二是固有的利益链作祟,持等待观望思想,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需要医保局乃至纪委监委加大检查执行力度,强力推进医改进程,护佑百姓健康。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取得巨大成功,已是大势所趋,药企争相参与,惟有顺势而为方能在市场中发展壮大,生存下来。企业挑选供应区域,肯定会按照人口密度、用药量、经济发达程度的排序,结合自己的顺位对应勾选。
舆情点评
第八批国采进一步扩大集采药品品种,提升进入门槛,优化规则设置,结合产品设置具体规则,同时注意针对“围标、串标、弄虚作假”“供应短缺”等问题的预防,使集采工作更加完善。从最受关注的降价幅度来看,本次国采平均降价在历次集采中较为靠前,一些药品出现80%以上的降幅,值得关注。针对大幅降价品种,还需加强监管,保证降价不降质,避免“价”与“质”等话题再度被热炒。在看到集采成果的同时,集采执行的后续情况也颇受关注,中选并不是结束,而是新的起点,保供问题关涉企业诚信,也是对中选企业的管理、成本、质控等方面的考验。